一、成立背景
在贯彻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》,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,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的背景下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发展改革委、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《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7-2020年)》,我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,于2018年3月成立了创意工作室,工作室隶属于工程实训中心,目前拥有多台先进的增材打印设备,工作室以增材制造技术为基础,结合各学院学科发展和竞赛需求开展各类创新活动。
二、工作内容
(一)学科竞赛方面
1. 组织并参加金砖国家3D打印大赛;
2. 组织并参加金砖国家青年创客大赛;
3. 组织并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。
(二)技术研发
以3D打印企业合作,开展科研活动,就增材制造技术的填充算法和打印质量等问题进行研究和优化。实施创新成果转化,积极联系院校创客空间及创新达人,为其提供成果转化平台和必要的创新实现手段。
(三)课程开发
1. 《增材制造技术》;
2. 《互联网+3D打印创新实践课程》
3. 《增材制造技术科普体验课程》
随着创新活动的增加,将会增加更过的创新课程。
(四)教学任务
针对中小学、大学、创客团体开展科普认知、基础技术、综合创新实践和新产品开发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;
三、工作室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工
1.李杰,硕士,实验师,技术领域:五轴加工技术、增材制造技术;负责工作室日常工作安排,相关竞赛组织参加,相关技术课程开发以及技术推广。
2.董庆运,硕士,助理实验师,技术领域:车铣加工技术、增材制造技术;负责工作室创新课程的开展,协助组织竞赛的正常开展,指导FDM和SLA打印制作;
3.毛福新,本科,助理实验师,技术领域:微电子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;负责工作室电控项目,管理机电结合项目的电控部分工作,指导单片机、PLC编程和创新设计;
4.张翔宇,硕士,实验师,技术领域:车铣加工技术,无人机技术;负责论文编审、专利申请和创新项目成果转化,对接市场推广和社会技术服务项目,指导学术论文、发明专利和创新项目;
5.郝旭伟,本科,助理实验师,技术领域:焊接技术,钳工,激光加工技术;负责工作室课程建设,教材、讲义等教学资源建设和归档。
四、工作室人员职责
1.给本科生提供科技训练机会,以期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质量人才;
2.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,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;
3.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,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;
4.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;
5.充分利用学科综合、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,因材施教,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;
6.以“研”促进“学”与“产”的紧密型结合,鼓励早出研究成果。
五、工作室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
近期目标:
1.2018年组织开展“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”获得全国1等奖2项;
2.2018年组织开展“金砖国家3D打印大赛”获全国奖项;
3.2018年开展3D打印对外技术服务和对外教育培训;
4.2018年与国内知名3D打印制造公司合作,完成“互联网+3D打印创新实践教学平台”的开发。
长远目标:
1. 融合我校艺术学院的专业特长,寻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契机,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类学科竞赛,并将竞赛推广为国家一类赛事,增大受益范围;
2. 不断引进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和设备,完善创意工作室架构,把创意工作室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学生创新团体;
3. 不断完善增材制造技术实践课程体系,结合工科教学的特点,集合数控车、加工中心、五轴加工中心、3D打印、自动控制、智能控制等专业技术开发工程创新类实践课程。